一、核心爆发赛道与逻辑
1. 政策与技术驱动
政策层面:《新一代AI发展规划(2025-2030)》明确投入2万亿,叠加AI医疗器械审批绿色通道等专项支持。
技术突破:GPT-5商用落地降低推理成本70%,昇腾芯片性能对标国际大厂,国产替代加速。
2. 高增长细分领域
AI+医疗:联影医疗AI辅助诊断系统装机量破2万台,微创机器人单台设备售价达3000万元,毛利率超89%。
AI+制造:埃斯顿机器人AI故障预测系统降低工厂停机损失37%,工业AI市场规模同比增89%。
AI+金融:恒生电子AI量化交易覆盖70%私募机构,首批AI投顾牌照落地。
二、潜力龙头股解析
1. 硬件与算力层
四川长虹:昇腾服务器市占率超30%,订单排产至2025年,月线MACD金叉。
中际旭创:1.6T光模块全球领先,英伟达AI数据中心核心供应商,订单量同比增50%。
2. 垂直应用端
科大讯飞:星火大模型V4.0支持多模态交互,医疗业务收入增长120%,动态PE低于行业均值。
商汤科技:多模态大模型“日日新”赋能AIGC,文本/图像生成效率提升3倍。
四维图新:高精度地图市占率超50%,城市NOA方案获360万套定点。
三、投资策略与风险提示
技术信号:日成交量突增3倍(如中科创达放量涨停)、MACD金叉+RSI超卖组合成功率78%。
避坑指南:警惕研发投入占比<10%、客户集中度>50%或高管频繁减持的“伪AI股”。
当前机构增持方向聚焦寒武纪、中科曙光等算力标的,而昇腾生态链(如常山北明)和医疗AI(联影医疗)或成超额收益来源。
留言(●'◡'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