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明确目标与精准提问
拆解任务:将复杂需求拆分为具体步骤,如写论文先列大纲再填充案例
结构化指令:按“角色+任务+背景+要求+输出格式”设计提示词,例如:“作为营养师,设计糖尿病患者一周早餐食谱(低GI、高蛋白),用表格呈现”
2. 提供充分背景信息
避免模糊提问:对比“帮我写计划”与“为Z世代设计新能源车促销方案(含互动环节、传播节奏)”的差异
反向训练AI:当输出不符预期时,直接纠正:“请结合XX数据重新分析”
3. 分阶段迭代优化
多轮对话:首轮获取框架,次轮补充细节(如“成本降低20%”),三轮调整风格(如“开头更幽默”)
工具组合:用AI生成创意后,搭配其他工具(如Stable Diffusion制图)提升效果
4. 格式定制与效率工具
指定输出格式:要求Markdown、表格或代码块,避免杂乱(如会议纪要分“结论/待办事项/争议点”)
活用AI办公套件:WPS AI自动生成PPT、钉钉整理会议纪要等
5. 验证与避坑指南
警惕“自信式胡说”:要求AI标注数据来源,尤其医疗、法律等专业领域
增量信息处理:AI擅长存量信息匹配,但增量信息(如实时数据)需人工复核
实践建议:从具体场景入手(如用ChatGPT写周报),逐步培养AI协作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