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AI Agent技术正加速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商用,2025年被视为“智能体商用元年”,其应用已渗透至B端和C端多个场景,重构生产力与交互模式。以下是核心趋势与典型案例:
1. 从辅助到执行
新一代Agent如Manus可实现多任务自主执行(如简历分析、旅行规划),在GAIA基准测试中性能超越同类模型,标志技术从“对话建议”到“成果交付”的跨越。
大模型赋能的任务规划与工具调用能力成为核心,例如客服场景已从辅助型转向自主执行型。
2. 商业化路径分化
垂直深耕:易点天下等企业聚焦营销素材生成、合同风控等细分场景,通过原子化拆分企业能力提效。
通用探索:部分厂商如flowith强调人机协同框架,让用户主导创造过程,推动C端应用增长。
3. 市场规模爆发
中国AI Agent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554亿元增至2028年8520亿元,B端占比超98%,但C端增速超100%。
全球范围内,2033年大模型市场规模或达821亿美元,带动Agent生态扩张。
二、典型应用场景
B端提效
容联云通过Agent优化客服质检与对话洞察,e签宝实现合同风险自动识别与流转,效率提升显著。
火山引擎发布Agent Devops体系,助力企业开发运维智能化。
C端创新
Manus作为“数字实习生”覆盖教育、金融等领域,内测邀请码一度炒至10万元,反映市场热度。
DeepSeek等AI助手通过自主规划能力重构工作流,成为个人效率工具。
与公共领域
Salesforce提出用Agent自动化审计、公民服务,可节省数十亿美元成本。
三、挑战与未来方向
技术瓶颈:工程化落地需平衡成本与ROI,部分项目因API误调用导致流程混乱。
生态博弈:Meta、Salesforce等巨头预测未来每家企业将拥有多个Agent,生态竞争加剧。
与协作:需设计人备机制保障安全性,同时推动人机协同成为主流交互范式。
AI Agent正重塑行业格局,其发展路径将依赖持续的技术迭代与场景创新。
留言(●'◡'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