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工业AI核心技术企业
1. 酷特智能(300840)
与华为合作开发工业场景智能决策系统,实时优化生产线参数,降低废品率。合作首月即获5家汽车厂商订单,定制化方案灵活性突出。
工业AI渗透率不足10%,未来五年市场空间或达千亿级。
2. 常山北明(000158)
子公司北明软件深度参与华为盘古大模型生态,开发智能机器人及数字人解决方案。其云数据中心二期工程完工后算力资源将显著提升。
3. 神州数码(000034)
基于华为昇腾构建AI算力基础架构,为大模型训练提供服务器支持,2024年Q3净利润达4.06亿元,增长确定性高。
二、智能装备与工业互联网
1. 四川长虹(600839)
华为盘古大模型核心合作伙伴,在智慧家居、工业物联网领域落地多模态应用,技术合作深化推动业绩预期提升。
2. 中亦科技(301208)
IT智能运维龙头,核心产品“中亦图灵智能平台”实现企业系统故障处理效率提升60%,金融、电信领域客户黏性显著。
3. 正和生态(605069)
转型“AI+环保”,与智谱AI合作开发水环境管理模型,试点项目降低污染处理成本40%,政策推动下智慧环保市场或达500亿元。
三、政策与市场驱动因素
技术迭代:如ManusAI实现“自主任务执行”能力,加速工业场景渗透。
政策支持:新质生产力政策聚焦AI与工业互联网融合,推动标准化与规模化落地。
需求增长:企业降本增效需求激增,AI在智能制造、环保、能源等领域的应用渗透率快速提升。
四、风险提示
需关注技术商业化进度、行业竞争格局变化(如宁德时代等巨头布局工业AI)及政策落地节奏。
留言(●'◡'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