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国内核心AI主题ETF
1. 人工智能AIETF(515070)
跟踪指数: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(930713)
特点:覆盖寒武纪、海康威视、中际旭创等算力基建与应用龙头,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高
关联产品:华夏中证人工智能ETF联接A/C(008585/008586)
2. 人工智能ETF(159819)
规模优势:最新规模158.5亿元(同类第一),管理费仅0.15%/年
流动性强:聚焦中证人工智能指数成分股,如科大讯飞、紫光股份等
联接基金:012733/012734
3. 科创人工智能ETF(588730)
跟踪指数: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(950180)
定位:专注科创板AI企业,权重集中度高,样本股30只
4. 云计算与大数据ETF
华泰柏瑞中证云计算ETF(516510):覆盖算力基础设施,含金山办公、浪潮信息等
广发中证云计算ETF(159890):同跟踪中证云计算指数(930851)
二、细分领域ETF(AI+场景)
1. 机器人ETF
天弘中证机器人ETF(159770):投资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设备(如汇川技术)
国泰中证机器人ETF(562360):同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(H30590)
2. 芯片/半导体ETF
芯片ETF(159995):覆盖中芯国际、寒武纪等AI算力芯片龙头
3. 信创ETF(562570)
跟踪中证信创指数(931247),聚焦基础软硬件与信息安全,2025年营收预期增速19%
三、国际AI主题ETF(补充参考)
1. Global X Robotics & AI ETF(BOTZ)
覆盖工业机器人、医疗AI,重仓英伟达(NVDA)、直觉外科(ISRG)
2. iShares US Tech Breakthrough ETF(TECB)
跨领域布局AI+生物制药,费率0.4%
投资建议
1. 配置逻辑:
基础层(算力):优先芯片ETF、云计算ETF
应用层:结合场景选择机器人/医疗AI等细分产品
2. 费率对比:国内ETF普遍低于0.5%/年,国际产品费率较高(如BOTZ达0.69%)
3. 政策风向:关注大模型研发、人形机器人等政策催化领域
留言(●'◡'●)